“八百裡秦川,不及董志塬的一個邊邊。”在秦隴大地上,自古以來,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,反映了董志塬的遼闊和富饒。
  數年前,董志塬的李嶺村像中國正在消失的萬千個村落一樣,只留下老人和孩童在留守,瘦癟的流浪狗成群地穿梭在房前屋後。而現在,進入這一古老村莊彷佛跌入時空隧道——它不僅“召喚”回了大批村民,甚至建起了自己的農耕文化博物館。
  這座古老村莊,怎樣完成了它的傳承與堅守?
  村子“聞不到過去的味道”
  初夏時節,董志塬的慶陽市西峰區什社鄉李嶺村:麥田如海濤翻滾,綠波蕩漾,間或有紅白相見的磚瓦房鑲嵌其中,一派寧靜祥和的田園景象。而在數年前,這個古老小村落還全然是另一番模樣。
  董志塬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境內,是隴東地區面積最大且平坦完整的黃土地。這裡近百萬畝的良田廣袤無際,盛產以冬小麥為主、品種豐富的多種農作物,是先周公劉農耕創業之地。自古以來,董志塬就扎下了深厚的農耕文明之根。
  千百年來,董志塬大都風調雨順,李嶺人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,過著波瀾不驚的農耕生活。近些年,許多李嶺人不甘獃在農村,逐漸走出了村子、走出了董志塬,到外面的世界打工、闖盪。
  “村子裡人少、田荒,人氣不旺,村貌明顯衰敗了。”李志林告訴記者。從小在李嶺村長大、後參軍入伍,退伍後又回到家鄉創辦企業的李志林,經常會來到村子里探親訪友,前些年,他忽然發現,村裡的農田出現了大片撂荒,古老的村子,逐漸變得“聞不到過去的味道”。
  農閑時節,年富力強的人們都出去打工,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孩童在留守,瘦癟的流浪狗則成群地穿梭在房前屋後。一度,村裡大小的事情都沒人張羅,儼然成了“沒有村長的村子”,一派凋敝景象。
  這一切,農民的兒子李志林看在眼裡,急在心裡。“老祖宗生活的村莊可不能這樣荒蕪了!”志在改變李嶺村面貌的李志林,積極參選村黨支部書記,並得到村民的認可。從此,開始了對這個古老農村的改造和重建。
  探索參與式管理,村民自治見成效
  2013年,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吹到了董志塬深處的李嶺村,李志林很快意識到,這是一個徹底改變村容村貌、提升村莊品質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於是,他召集村民一起出謀劃策,為李嶺村畫藍圖。
  “民房占田地”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。董志塬上有一種古老的民居方式——“地坑院”,就是在平整的黃土地面上挖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深坑,再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窯洞,人們就居住在坑裡的窯洞里。“地坑院”占地大,排水排風都不暢,窯洞里光線也不好,李志林就和村民們商議,填平“地坑院”,恢復農田,再集中修建新的民居。
  村裡以前沒有活動場所,大伙兒農閑時多在街頭巷尾嘮家常,文體活動很少。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,村裡專門騰出地方,建起了小廣場,又配了文體設施,搭上了戲臺。村子里還硬化了全部道路,按上了路燈,建起了公共衛生間。
  以前,村子里除了村小學,沒有村民一起學習、議事的地方。新農村建設時,大伙兒一致認為要建成屬於村民自己的學習和交流的場所,於是,李嶺村就建起了社區學習中心。
  自此,李嶺人都住上了整潔亮麗的磚瓦房,用上了各種家用電器,家家都有了網絡,到了晚上,村子里亮堂堂的。每到農閑,村民們活動有了去處,小廣場上每天下午舞曲都會響起,小村子人氣很旺,恢復了昔日的熱鬧。
  但李嶺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,村民人員流動又比較大,基礎設施建成後,如何維護管理成了難題。
  他們的破題思路是——“基礎設施由村裡建設,由所建地上的居民擁有並管理”。比如在李嶺村,為瞭解決公共衛生間的管理和維護問題,公廁就建在願意出地的居民房舍邊,村裡出錢,廁所的所有權和農家肥的收益權歸農戶,同時,這家農戶也需要承擔公共廁所的管理責任。
  比如,為了省電並節省維護成本,李嶺村主村道上的路燈全部採用太陽能供電,巷子里的路燈則安在農戶家門口,所有權、管理權同時歸收益農戶,這方便了路燈維護,同時也為村子提供了必需的公共服務。
  “讓農民都參與其中,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李嶺村的主人。”李志林說,一段時間的嘗試後發現,村裡人維護環境衛生、管理公共設備都比以前自覺多了,李嶺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徹底的變化。
   新技術用在手頭上,舊農具組成博物館
  離開千年的窯洞,李嶺農民喬遷新居,過上了新生活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李嶺人走出村子,去外面的世界闖盪,每次回鄉,總會有很多感慨。學習,隨之逐漸成為李嶺人的一種自覺需求,李嶺人的精神世界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。
  李嶺村承接了甘肅省教科所的“農村社區學習中心”全民教育試點項目,村部里專門開闢了村區學習中心。村裡人有什麼學習需求,村委會都會積極協調各種資源,幾乎有求必應。
  “時間、人數和內容都是隨機的,只要村民有(學習)需要。”李志林說,農村要變化,思想是關鍵,為此,村裡會定期收集村民的需求,只要和生產生活有關,都可聯繫鄉村能人和相關專家來做指導培訓。
  李嶺村自古就出產蘋果,可由於品種單一,產量、品質並不好。同時,由於村民缺乏市場觀念,坐等客商前來收購,也賣不上好價錢。瞭解到很多村民們為此苦悶後,村委會積極聯繫周邊地區的蘋果種植“土專家”,請他們到學習中心現身說法,還邀請經銷商前來洽談蘋果銷售。
  “土專家”的話,村民們都能聽得懂。打那以後,村裡蘋果的品種和種植技術有了明顯提升,再通過蘋果專業合作社統一銷售,價格也很可觀,村裡人嘗到了學習帶來的“甜頭”。
  在村民的自覺學習中,李嶺村的農機技術也不斷更新,村民們陸續用上了先進的農業機械。與此同時,那些千百年來使用的老農具,卻一時沒了去處。
  李嶺人覺得,丟了老祖宗用過的農具實在可惜,就建成了自己的農耕文化博物館,將傳統農業社會中的農具“請進”博物館供人展覽。同時,還在附近保留了一個完整的“地坑院”開放游覽。農閑時,老人們就會帶著孩子們來到博物館,講述每個農具、每件窯洞背後的塵封往事。
  一段時間後,李嶺人的農耕文化博物館就享譽附近城鄉。每到節假日,附近的城裡人總會帶著孩子來到博物館,讓孩子們重溫傳統農業生活的場景;有外面的客人來到李嶺,李嶺人也總會帶他們來到自己的博物館。
  “時代在變,技術在更新,可我們農民文化的根不能斷。”李志林說,李嶺村的農耕博物館每到周末、節假日,人氣都很旺,甚至附近城市的城裡人都會拖家帶口前來參觀,每看到一個古老的農具,都帶給人們很多驚喜,仿佛置身於農耕文明的時空隧道中。
  現在,李志林和村民們正籌划著,除了參觀農耕博物館,還要開闢一些農業生產生活的體驗項目,這樣,參觀者來到李嶺村,既回顧過往農業生產的場景,又能參與當下的農業生產中,並現場自己動手,品嘗綠色、無污染的果蔬。  (原標題:一個古老村莊的傳承與堅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f82wfbh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